博客年龄:18年10个月
访问:?
文章:2630篇

个人描述

月沐风吟,本名周静,男,1968年7月出生于甘肃天水新阳镇书香门第,中共党员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甘肃天水作家协会会员、天水诗词学会会员、天水麦积山诗社秘书长、《麦积诗词》主编,曾先后任红袖添香、中华诗词、中华风雅颂、诗选刊、读者等十数网站古诗词版主、《中国现代诗人》、《甘肃诗人》等多家诗刊编委。在国内外诗(报)刊发表作品500余首,诗词理论兼作品专著《月沐学堂--格律诗写作入门》于2012年11月由某论坛公费出版独家发行,曾受聘担任2014年全国首届红高粱诗会终评评委,被世界诗人协会及中国诗歌会评为2014年度网络时代十大知名诗人,2014年1月创建月沐学堂(诗词曲联)QQ群,QQ群群号202507153。QQ号345925565

回文诗赏析

分类:诗评
2010-09-07 10:18 阅读(?)评论(0)

 


  在中国诗歌发展流变中,正统诗体如绝句律诗等之外,另有杂体诗旁逸斜出潜滋暗长。所谓杂体诗,《辞海》说:“诗体中的一种,多从字形、句法、排列、声律或押韵等方面别出心裁,带有文字游戏的性质。如离合诗,回文诗、辘轳诗等。” 


  在杂体诗中,回文诗是颇负盛名的一类。回文诗,据唐代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》的释义是:“回文诗,回复读之,皆歌而成文也。”它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。用此法于诗,谓之回文诗;用于词,谓之回文词。   
  据说汉代苏伯玉的妻子因丈夫外出久不归家,思夫心切,就把诗词写在盘中寄给他,因名《盘中诗》。该诗作法,屈曲成文,从中央以周四角读之:
山树高,鸟鸣悲。泉水深,鲤鱼肥。

高仓雀,常苦饥。吏人妇,会夫希。


出门望,见白衣,谓当是,而更非。


还入门,心中悲。北上堂,丁入阶,


急机绞,杼声催。长叹息,当语谁?


君有行,妾念之。出有日,还无期。


结巾带,长相思。君忘妾,未知之。


妾忘君,罪当治。妾有行,宜知之。


黄者金,白者玉,高者山,下者谷。


姓者苏,字伯玉,人才多,知谋足。


家居长安身在蜀,何惜马蹄归不数!


羊肉千斤酒百斛,令君马肥麦与粟。


今时人,知四足,与其书,不能读,


当从中央周四角。



  该作诗意宛转回环, 愁思殷殷,不可仅以文字游戏视之。但此诗属非典型回文诗——不能倒读,所以只能说是回文诗的初期或开端。  
  经过历代诗人的潜心钻研追新骛奇,回文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式,回文诗的诗体比较多,有一句话反复成诗者,有断句成回文诗的,也有顺读倒读成诗者,如单句回文诗,双句回文诗,全篇回文诗,迭字回文诗、诗词双回文诗等。  
  单句回文诗  
  单句回文诗,是第二句在第一句顺读的基础上转为逆向组合如苏轼的《菩萨蛮》:
       峤南江浅红梅小,小梅红浅江南峤。
       窥我向疏篱,篱疏向我窥。
       老人行即到,到即行人老。
       离别惜残枝,枝残惜别离。
  双句回文诗
  双句回文诗,其特点是每两句成一组,后两句是前两句的倒读,自始到终皆如此。如清代女诗人吴绛雪咏四季的双句回文诗,其《咏春》云:

莺啼岸柳弄春晴,柳弄春晴夜月明;


明月夜晴春弄柳,晴春弄柳岸啼莺。


  全篇回文诗  
  全篇回文诗,就是全诗中字句顺读、逆读均可,不仅都合韵律,且均有意味。此类回文诗颇多。宋朝李禺写了一首夫妻对答的《两相思》回文诗,十分有名。正读是夫致妻,极道思念家中妻儿之苦:

枯眼望遥山隔水,往来曾见几心知?


壶空怕酌一杯酒,笔下难成和韵诗。


途路阻人离别久,讯音无雁寄回迟。


孤灯夜守长寥寂,夫忆妻兮父忆儿。


  倒读,则变成妻致夫:

儿忆父兮妻忆夫,寂寥长守夜灯孤。


迟回寄雁无音讯,久别离人阻路途。


诗韵和成难下笔,酒杯一酌怕空壶。


知心几见曾来往,水隔山遥望眼枯。


  
  迭字回文诗  
  迭字回文诗,就是回文中有叠字。这类诗有多种形式:一字重叠.二字重叠.三字重叠.四字重叠.....秦少游寄给东坡的:

赏花归去马如飞, 去马如飞酒力微。


酒力微醒时已暮, 醒时已暮赏花归。


就是四字重叠。
  上文提及的吴绛雪咏四季的双句回文诗,亦是四字重迭回文诗。每首仅用十个字迭出,却不失季节特色,俨然四帧意境优美的画卷:

春: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。


莺啼岸柳弄春晴,柳弄春晴夜月明;


明月夜晴春弄柳,晴春弄柳岸啼莺。


夏: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。


香莲碧水动风凉,水动风凉夏日长;


长日夏凉风动水,凉风动水碧莲香。


秋: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。


秋江楚雁宿沙洲,雁宿沙洲浅水流;


流水浅洲沙宿雁,洲沙宿雁楚江秋。


冬: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。


红炉透炭炙寒风,炭炙寒风御隆冬;


冬隆御风寒炙炭,风寒炙炭透炉红。


  诗词双回文诗  
  诗词双回文诗,这是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回文诗,诗倒读可以成词,词倒读可以成诗。互变的回文诗词,句法结构和押韵的平仄都要变,难度甚大,颇显诗人才情。清代才女张芬写过一首回文诗词,作律诗看,尚佳,倒读成词,则更妙。
  正读是七律:

明窗半掩小庭幽,夜静灯残未得留。


风冷结阴寒落叶,别离长倚望高楼。


迟迟月影移斜竹,叠叠诗余赋旅愁。


将欲断肠随断梦,雁飞连阵几声秋。


  反读,则是《虞美人》词:
      秋声几阵连飞雁,梦断随肠断。
      欲将愁旅赋余诗,叠叠竹斜,移影月迟迟。
      楼高望倚长离别,叶落寒阴结。
      冷风留得未残灯,静夜幽庭。小掩半窗明。
  清代朱杏孙有一首《虞美人》词,尤其难能可贵。词本身是回文,同时又能标点为七言律诗,亦可倒读。词云:
      孤楼倚梦寒灯隔,细雨梧窗逼。
      冷风珠露扑钗虫,络索玉环,圆鬓凤玲珑。
      肤凝薄粉残妆悄,影对疏栏小。
      院空芜绿引香浓,冉冉近黄昏,月映帘红。
  倒读也是调寄《虞美人》,但韵脚变了:
      红帘映月昏黄近,冉冉浓香引。
      绿芜空院小栏疏,对影悄妆,残粉薄凝肤。
      珑玲凤鬓圆环玉,索络虫钗扑。
      露珠风冷逼窗梧,雨细隔灯,寒梦倚楼孤。
  此词重新标点,乃一首七律:

孤楼倚梦寒灯隔,细雨梧窗逼冷风。


珠露扑钗虫络索,玉环圆鬓凤玲珑。


肤凝薄粉残妆悄,影对疏栏小院空。


芜绿引香浓冉冉,近黄昏月映帘红。


  倒读则为:

红帘映月昏黄近,冉冉浓香引绿芜。


空院小栏疏对影,悄妆残粉薄凝肤。


珑玲凤鬓圆环玉,索络虫钗扑露珠。


风冷逼窗梧雨细,隔灯寒梦倚楼孤。



  回文格律诗,妙就妙在它不仅符合格律,同时正反倒顺都能成诗,且韵味各有不同。此回文诗之独特魅力。


  作回文诗,很不好把握,在格律、意境、流畅等方面,往往让人首尾不能相顾。写回文诗难,而要写一首既有韵味又符合格律且通顺流畅的回文诗,则更加困难。此文字游戏,初学者,尽量不要涉足,免得画虎不成反类犬,从而误导写作风格。


  下面是一首月沐于今年五月作的一首回文诗:



与诗友舟上行酒令遇美女

        正文(正读)


游江碧树绕青山,舵漾微波锁雾烟。


酬酒借诗吟我谢,羞花惹眼醉舱前。(1)



     回文(倒读)

前舱醉眼惹花羞,谢我吟诗借酒酬。(2)


烟雾锁波微漾舵,山青绕树碧江游。


注:(1) 酬酒:酬谢、答谢的酒;  (2) 酒酬:以酒答谢、酬谢。


  这是一首比较严谨的首句入韵七言绝句式全篇回文诗。说是绝句,因为它符合七言绝句的平仄一般格式,同时又是一首回文诗,无论正读还是倒读,都能成为一首七言绝句。

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