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年龄:18年10个月
访问:?
文章:2630篇

个人描述

月沐风吟,本名周静,男,1968年7月出生于甘肃天水新阳镇书香门第,中共党员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甘肃天水作家协会会员、天水诗词学会会员、天水麦积山诗社秘书长、《麦积诗词》主编,曾先后任红袖添香、中华诗词、中华风雅颂、诗选刊、读者等十数网站古诗词版主、《中国现代诗人》、《甘肃诗人》等多家诗刊编委。在国内外诗(报)刊发表作品500余首,诗词理论兼作品专著《月沐学堂--格律诗写作入门》于2012年11月由某论坛公费出版独家发行,曾受聘担任2014年全国首届红高粱诗会终评评委,被世界诗人协会及中国诗歌会评为2014年度网络时代十大知名诗人,2014年1月创建月沐学堂(诗词曲联)QQ群,QQ群群号202507153。QQ号345925565

第九讲

2015-02-02 13:24 阅读(?)评论(0)

第九讲   律诗与绝句的区别与联系

一、律诗的分类:
    每首诗为8句,称为律诗,又以每句字的多少分为七言律诗、五言律诗;每首诗如果在8句以上,则是排律,亦分为七言排律、五言排律。
    二、绝句的分类:
    每首诗为4句,称为绝句,同样以每句字的多少分为七言绝句、五言绝句。绝句,可一联用对仗,亦可两联都用对仗,还可两联全不用对仗,多见四句均不对仗者。
    三、律诗与绝句的区别:
    绝句每首诗4句,上下句式可对仗,也可不对仗;律诗每首诗8句,中间的四句(既颔联、颈联)要求对仗。
    四、律诗与绝句的联系:
    第一,无论律诗还是绝句,都通称近体诗或格律诗,都讲求诗韵、平仄、对仗,平仄格律及韵脚有定式,且韵脚一般只押平声韵。第二,绝句其实就是律诗的断章。换言之,一首律诗,取其首联与颔联(一二三四句)、或取颔联与颈联(三四五六句)、或取颈联与尾联(五六七八句)、或取首联与尾联(一二七八句),均可成为一首绝句。但是,不是每首律诗都可随意断章,就能成为数首绝句的,这要看这一首律诗的写作构成,在它分割以后,形成绝句,在起承转合四大要素上是否单独成立。
    五、排律的格式及特点:
    前面讲了,一首诗,如果句式在8句以上者,称为律诗。那么,作为排律,在符合律诗“诗韵、平仄、对仗”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,则至少10句,而且,排律诗,除去第一、第二句,及最后两句外,其它的句式,每句要求上下句对仗。如果不符合“诗韵、平仄、对仗”三大要素,就不是排律,而要纳入古风诗论。
   特别强调,作为排律,除首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外,而中间不论有多少联,均要求对仗。
    根据每句中字的多少,排律诗亦分为五言排律、七言排律。
    下面列举一首月沐的排律诗,直观地品读以加深理解:
    田野晚春(新韵)
平川望断秀云天,万里春光渭水边。
雨后初晴斜影外,东风转向乱红前。
花摇瑞气牵诗意,叶荡轻风网趣闲。
油菜金枝嵌细露,麦田绿浪泛青烟。
禽鸣犬吠惊丝柳,蝶舞蜂飞恋澈泉。
莺语穿杨鸣绿树,笛声透栅醒桃园。
风吹碧树开云路,日照浮桥渡木船。
一抹朝霞勾粉黛,稀疏飞絮憩茅檐。
新泥有意劳春燕,老马用心犁沃田。
本是花间陶醉客,食香饮露不思还。
    --作于二00年四月二十三日  
    这首诗,是一首比较成功的排律诗,符合律诗的三个基本要素,一、诗韵:首句及每双数句最后一字押韵平声且韵脚在同一个韵部,中华14新韵之“八寒”;二、平仄:符合平起式首句押韵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律;三、对仗:除去第一、第二句“平川望断秀云天,万里春光渭水边。”及最后两句“本是花间陶醉客,食香饮露不思还。”外,每句上下句均对仗,如“叶荡轻风网趣闲”对“花摇瑞气牵诗意”、“麦田绿浪泛青烟”对“油菜金枝嵌细露”等等。
  
六、律诗中对仗位置的六种变格:
   前面讲了,律诗通常在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上用对仗,这是对仗的正格。除此之外,对仗可以用在任何一联、两联、三联直至全诗四联上,或者全诗四联都不用对仗,这就是对仗的变格。
     古人常见的对仗变格有以下六种:
    (一)蜂腰体
    第二联(既颔联)不用对仗,只在第三联(既颈联)上用对仗,古人称为蜂腰体或蜂腰格。
    (二)偷春体
    把本该用在颔联的对仗,挪用到首联上,就构成偷春体,又叫换柱对。
    (三)贫对仗
    全首诗仅有一联对仗,则称之为贫对仗。
    (四)富对仗
    一首诗有三联对仗,则称之为富对仗。
    (五)全首对
    如果一首诗四联皆用对仗,就是所谓的全首对。杜甫多用此体。
    (六)首尾不对体
     如果一首律诗从头到尾都不用对仗,诗家称之为首尾不对体。此体极为少见,唯大家李白多用之。
   七、律诗中的变体--小律
    律诗中有一种非正体格律诗,共三联六句,称为小律。
  小律之写作章法及格式,与绝句、律诗相同,唯一不同的是,全首诗只有三联,共六句。要求至少中间一联要对仗,否则,就应该纳入古风诗。
 
 八、五言诗与七言诗的一般惯例:
   前面讲了,格律诗以每句字的多少,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,它们在写作时,都有一般惯例。
  五言诗,无论绝句还是律诗,多以首句不押韵的格式;当然,首句押韵式,亦可。同时,在五言诗中,有些诗家认为尾三仄不算出律,所以呢,在品读五言诗时,对于尾三仄的问题,可以适当放宽。
 
  七言诗,无论绝句还是律诗,多以首句押韵式;同样,首句不押韵式,亦不算错。但是,在七言诗中,尾三仄是应当尽量避免的。
     无论五言诗还是七言诗,孤平和尾三平,是坚决要避免的。
     作诗难,作格律诗更难,而做排律诗,则是难上加难,所以,初学者,切勿急于求成,急功近利,可先试作一些绝句,慢慢掌握并运用格律诗的一般格式,以融会贯通,逐步提高,精益求精。
      九、一些文字游戏的写作章法及称谓:
       ()、比翼格
      有些朋友喜欢作藏头诗,其实藏头诗亦有写作章法和既定格式。藏头诗的正格,通称为比翼格,通俗地讲,就是藏头诗,是诗中嵌字格的一种,嵌在每句的第一字,叫凤顶格,如果嵌在每句的第二到第七字,依次分别叫燕颔、鸢肩、蜂腰、鹤膝、凫胫、雁足。这七种格式是最常用的诗中嵌字格式,被认为是正格。因为格式名称里的七个动物都是有翅膀的,所以又通称为比翼格。这样的格式及称谓,也通用于律诗、对联等。
  比如月沐的一首旧作《自题》,乃比冀格体中的凤顶格,每句第一字连起来就是本人的网名“月沐风吟”:
  月有盈亏我有诗,沐春浴夏苦犹痴。
  风迷星暗人陶醉,吟者豪情雅韵知。
  再如拙作双嵌诗《醉吟》(凤顶·鸢肩):
  月亲古意向高台,沐浴韵河闻讯来。
  风引诗由品三味,吟声狂醉斗雄才。
  《醉吟》诗,第一、第三字连起来是“月沐风吟,古韵诗狂”。
       ()诗之唱酬

    诗之唱酬,自古是文人偏爱的一种文字游戏和酬谢方式,通称和韵。

和韵,是旧体诗写作方式之一。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,依照原诗所押的韵作诗。大致有三种方式:

其一:依韵,既韵脚与原诗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诗韵脚的字;

其二:次韵,或称步韵,即韵脚用原诗中的原韵原字,而且韵脚字的次序必须相同;

其三:用韵,即韵脚字用原诗韵脚的字,但是可以打乱原诗韵脚字的先后次序。

另外有一种,叫和诗,就是别人作了一首诗,你以诗的形式回复或者唱酬,可以随意有自己的韵和诗的格式。

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